English

纪念性图书吹皱一池春水

1998-04-15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1998年,是一个重要的年份,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层出不穷,纪念类图书也因之风起云涌,蔚为大观。

由远及近地追溯,150年前《共产党宣言》公开发表。它的问世,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。可以说,没有哪一部著作能像它那样影响了世界,以至于改变了人类的命运。为纪念这一经典文献,中央编译出版社发行了“纪念珍藏版”,外研社推出了中英文对照本,江西人民社出版了“图解本”——《画说〈共产党宣言〉》,其他形式的珍藏本以及由此引发的理论著作也陆续问世。

百年纪念,大事频起。周恩来、刘少奇、彭德怀等诞辰百年、北京大学建校百年、戊戌变法百年以及严复《天演论》发表百年,这些都成了有利的出版契机,为不少出版社所看好。年初的周恩来图书热潮自不必说,北大题材又风起一时。商务印书馆将重印《原富》、《群学肄言》、《群己权界论》等八部严译名著;今日中国出版社也在酝酿纪念严复的选题。也有关注戊戌百年的出版社,如华文出版社最近推出《戊戌百年祭》,此书分上中下三卷,以洋洋百余万字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了全方位、多层面的评述,史论结合,堪称力作。

从近处看,今年又是毛泽东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”号召发表30周年,知青题材的兴起与此也不无关系。

1978年5月11日,《光明日报》发表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的特约评论员文章,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,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统一了思想,由此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序幕。20年的改革实践是一笔丰富的出版资源,诸多出版社热衷于这一选题。可以预料,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的图书将成为’98书业的又一热点。

纪念图书的大量涌现,固然和重大的历史事件、历史人物有关,但也反映了特定时代、年代背景下人们普遍的阅读心理。对此,北大出版社总编辑温儒敏教授认为,一方面,中国人有重视纪念的传统;另一方面,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心态趋于浮躁,人们更多地期望从历史的思想资料中获取精神寄托。他说:“诸多纪念书、怀旧书的兴起大体缘于此。”今日中国出版社副社长黄隽青指出,纪念图书的风风火火也有令人忧虑的一面,很多选题浮在表面,重复低劣,一味跟风赶潮。他认为,纪念图书的制作要厚积薄发,不能拼凑、搞资料汇编。应从今天的角度,对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入分析,体现今人的观点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